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: 首页 >> 往生文化 >> 文化交流 >> 世界各大洲往生文化荟萃 >> 亚洲


世界往生文化荟萃
|
|→ 中国殡葬行业简介 世界各大洲往生文化荟萃


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亚洲 大洋洲 非洲 南极洲


世界往生文化荟萃---亚洲
  


   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,东濒太平洋,南临印度洋,北滨北冰洋,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,亚洲面积 4400 万平方公里(包括岛屿),约占世界陆地 总面积的 29.4% ,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。亚洲的种族、民族构成非常复杂,黄种人(又称蒙古利亚人种)为主体种族,约占全洲人口的 60%, 其余为白种人、棕色人及人种的
混合类型。全洲大小民族、种族共有约 1000 个,约占世界民族、种族总数的一半。
亚洲是佛教、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。目前,亚洲除日本外,大多数国
家为发展中国家,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。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,采矿
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,重工业正在发展。
    亚洲各国人过世后多为土葬,部分国家实行火葬,个别国家实行鸟兽葬,有些国家
则土葬、火葬、天葬、瓮葬、水葬并存。 
  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多民族聚居,葬俗多姿多彩,有天葬、土葬、火葬、水葬等。天葬是藏族的独特风俗,在各地的天葬场举行,藏族人认为鹫鹰食用亡者后,会带着亡者的灵魂顺利升天。白族在棺木下葬入土时,会在墓穴底部中央放一个装有鱼和水的罐子,用红布封口,称为“活水养鱼 ”,表示选择的墓地是安葬死者的吉祥之地。过去,瑶族有超过三天不认坟的丧俗。部分白裤瑶在安葬亲人的第三天早晨,要举行最后的祭墓告别礼仪。从此以后,就再也不管理此坟,清明节也不扫墓。此丧俗是瑶族过去流离迁徙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。 有关苗、瑶、傣、满、维吾尔等少数民族葬俗详情,请浏览中国殡葬公益服务综合信息网。
    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推行火葬,改革土葬,废除旧的丧葬陋俗,提倡节俭文明办丧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大力推进殡葬改革,殡葬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2005年,全国殡葬火化率占死亡人口的53% ,全年为国家节约木材 200 多万立方米,节约土地 3 万余亩,节约丧葬费用数百亿元。
   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丧葬礼仪的国家,所以传统的丧葬礼仪至今仍很流行。以东京为例,丧礼一般分两天在自家举行,选日子要考虑佛教的戒规,还会请僧人来超度亡灵。祭坛一般有三层,正中间上方放着死者的黑白照片,两侧放着荷花灯、花篮、鲜花、水果等。棺材放在前列,细节因佛教宗派不同而各异。
    韩国的殡葬(葬事)分火葬、土葬两种,骨灰处理分塔葬、墓葬、撒散三种。骨灰主要入存庙塔,也推行撒散,称为庙葬、塔葬、深海葬、森林葬等。
    蒙古人的传统丧俗,是将死者放到荒郊野外,任鸟兽去食,鸟兽吃得越干净,家人越高兴。对病故或产后死的妇女则行火葬。
    沙特穆斯林的习俗是实行土葬的,他们相信死者以 “ 入土为安 ” ,而且埋葬死者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。沙特穆斯林教义宣称, 世上所有穆斯林都是“真主”的奴仆,死是他们的归宿。他们反对崇拜一切偶像,不准朝拜祖先,更不允准举行厚葬。
    印度教一般实行火葬。点火前,长子和家属先绕尸体连转三圈,从右至左,尔后由长子举火点柴,从头部烧起。恒河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,只要条件允许,死者都要在恒河边举行葬礼,在祭司的主持下,将骨灰撒到恒河里,以使死者的灵魂能安然升入天堂。
    泰国葬俗因各民族而异,克木人家中有人去世时,亲戚朋友每户都要送一只鸡,并到死者家中守灵。泰国的苗族人信鬼,葬礼十分复杂。死人在泰国腊瓦人看来是一件大事,无论死了谁,村里每户都要派一人前去守尸。人们在那里并不哭泣,而是不停的敲击一面大锣,碰击竹竿,夜以继日地唱歌跳舞,祝颂死者。
   越南瑶族人认为,死者是与祖先一起生活去了,用不着悲痛,采用喜葬,死人后家里人不得哭泣。

 

< 上一页   下一页 > 

Copyright(c)2006 祥安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